国际救助儿童会  |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救助儿童会受邀参与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市级课题

2016年10月26日,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举行市级课题《区域提升民办三级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的实践研究》开题会。该课题由嘉定区教育局领衔实施,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幼华、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黄琼、上海市托幼协会秘书长胡育、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秘书熊立敏、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朱芳、祝郁、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何敏、救助儿童会上海教育项目经理郭锦萍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结果显示,目前居住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俗称“流动儿童”)中81500人处于3-6岁学前年龄阶段,占全上海总学前儿童人数的24.8%,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和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是最为经济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中国的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打破贫穷的代际传递与改善未来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对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投资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因为早期学习以及良好习惯和社交能力的形成,其成果比后续的补偿性教育和培训要明显得多。” 近年来,嘉定区教育局在应对区域内随迁子女入园压力的同时,加强了对区域内民办三级幼儿园和看护点的管理工作,在规范办园方面做了不少大胆的尝试。救助儿童会从2015年1月开始与嘉定区教育局合作开展针对3-6岁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在嘉定区6所民办三级园进行试点项目,借助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市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的技术力量,为幼儿园配备图书及玩具等资源,从一日常规、环境创设、以及符合3-6岁儿童发展特点的活动设计等方面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培训,并尝试各种形式带动家长教养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从而促进这一儿童群体身心的早期发展,缩小他们与同龄城市儿童的发展差距。

此次由嘉定区教育局领衔的市级课题《区域提升民办三级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的实践研究》与救助儿童会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在干预群体、干预模式及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更好地促进民办三级园的发展,同时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嘉定区教育局邀请救助儿童会共同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中。

课题负责人朱芳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嘉定区作为外来人口导入大区,随迁子女所在的民办三级园和看护点课程实施中存在明显“小学化”倾向、师资力量薄弱、投放材料少且单一以及管理和评价缺失等问题,为改善办学环境,保障儿童获得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设立了本课题,旨在解决管理中发现的上述问题。救助儿童会高级教育项目官员徐心儿将前期救助儿童会上海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基线调研的主要发现与各位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分享。该调研委托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郭良菁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何敏副教授合作开展,对项目园儿童、普通公立园儿童和非干预民办三级园儿童在发展状况、其所在幼儿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现状做了详尽的比较和分析。

与会专家与领导对课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课题组从实践和保障机制两个层面探索提升民办三级园课程实施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学术机构、民间社会团体等资源,协调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关系,促进教育公平化。同时,也探索出能确保随迁子女早期发展的经济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