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助儿童会  |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社会保障及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救助儿童会“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项目”的项目官员,中国残联、北京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国务院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首都经贸大学以及北师大、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残疾人,尤其是残障儿童为工作对象的多家NGO代表,以及来自安徽合肥和阜阳、新疆伊宁、四川成都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项目”的项目伙伴共计30余人。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部主任赵中华先生和北京项目经理白吉女士参加研讨会并致辞。

        中国残联研究室的胡仲明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我国残疾儿童的现状。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0-17岁残疾儿童大约为504.3万人。随后,中残联康复部的曹跃进副主任做了题为《中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现状及对策》的主题发言,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在残疾儿童康复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同时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他认为,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保障制度,同时加强与卫生等部门合作,建立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的工作体系至关重要。

        残疾儿童权益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保护残疾儿童的合法权益起着关键的作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杨立雄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实行的“分类救助”并不利于残疾儿童的权益保障,并提出实行“残疾人津贴制度”的设想,针对困难残疾人实行的现金补贴应独立于最低生活保障之外,并与贫困程度挂钩,生活补贴标准应全国统一。

        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的王雁教授回顾了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残疾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水平,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到残疾人的职业适应,并充分考虑各种课程的结构比例。北京工商大学的姜竹教授在关注残疾儿童教育问题时,则基于政府责任的视角,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存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还有在第一线以残疾儿童为工作中心的NGO机构代表。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是一所主要服务于学前智障儿童和15岁以上智障人士的非营利福利性机构。当利智康复中心的肖培琳主任向大家介绍利智近10年来共服务了600多名智障人士,帮助60多人成功就业,并且至今和每一位就业的智障人士都保持着紧密联系时,她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亦能亦行残障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巍在发言中讲述了几个残障儿童法律服务的个案,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残疾人权利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件。《公约》的宗旨是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残疾人权利公约》也成为救助儿童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准绳。

        2009年1月1日起,在欧盟的资助下,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和各合作伙伴正式启动了“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项目”。该项目的总目标是支持残障儿童和青少年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促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能力的发展,在北京、安徽合肥和阜阳、新疆伊宁、四川成都展开。

 

  • 会议现场
  • 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