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助儿童会  |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救助儿童会探索北京民办流动儿童学校教师培训模式

5月19日,救助儿童会“北京流动儿童基础教育”项目总结会在安民小学定福庄校区举行,这标志着为期三年的项目顺利落下帷幕。三年中,救助儿童会与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以及三家社会机构合作,为以朝阳区为主的全市范围内20所民办流动儿童学校的教师开展提升基本教学技能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培训,为校长开展学校管理培训,超过200名教师、30余名校长和共计3万名儿童从中受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流动儿童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北京的流动儿童数量已占当地全体儿童人数的30%以上,其中大部分流动儿童进入民办学校就读。而民办流动儿童学校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等软件方面,与公办学校尚有较大差距。

2012年6月起,在英国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资金支持下,救助儿童会开始与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合作,提升朝阳区民办流动儿童学校的教学质量。朝阳教育分院的主要职责是为全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师资力量雄厚,经验丰富;救助儿童会在中国已经开展了近20年“参与式“培训,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双方优势互补,根据区内民办流动学校教师起点相对较低、教学经验不足等特点,为他们度身订做了具体的培训方案:以提升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为主,兼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介绍和应用。

三年中,双方携手为20所流动儿童学校的超过200名教师开展了在职培训,内容涵盖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通识,以及基于语文、数学和其他公共课的课程标准解读和基本教学技能提升。同时,救助儿童会还将实施了近20年的“参与式”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培训中,为教师介绍小组合作、有效提问、游戏学习活动和实物教学等4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培训方式上,最初采用教师集中培训的方法,后来考虑到民办流动学校教师工作量大、身兼多职等情况,就采取集中培训与“送课下校”相结合的方法,邀请公办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民办校开展示范课和听课评课,并组织受训教师开展公开课、研究课和校内教研,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与此同时,救助儿童会还与“农民之子”、“在行动”和“真爱教育”三家本土的社会机构合作,深入民办学校组建教师教研“学习圈”和“教师小组”,定期开展教师主题沙龙,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

在项目总结会上,朝阳教育分院的白雪峰院长助理在回忆起三年来与救助儿童会的合作时感慨万千。他说,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作为项目的合作方和教师培训的主要组织方,他对救助儿童会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双方的合作越来越有信心:“回忆这三年的历程,我深深地感受到救助儿童会是真诚无私地与我们合作,帮助朝阳区所有民办学校的教师都能接受培训,最终让孩子们受益。”他还对民办校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深受感动:“我们几乎每次开展教师培训都赶上恶劣的天气,有一次下大雨,老师们赶到培训地点时,裤脚已经被淋湿,但他们就这样坚持完成了一整天的培训,可见他们多么渴望有参加培训的机会!”

作为项目的主要合作方,白老师认为项目最大的成果是通过三年探索,初步形成了针对北京市民办流动儿童学校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同时,由朝阳教育分院两名指导师资牵头完成的、针对民办流动儿童学校新教师的培训指导手册《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也即将正式出版。白老师表示,朝阳教育分院已经把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下一步将结合具体的政策规定制定详细的方案。

在此次会议上,安民小学定福庄校区4年级语文课教师崔同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参加培训的收获,她说: “学习了四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后,我在班上做了尝试,发现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自动分好了小组开始讨论,而且讨论的效果和课堂氛围都特别好。我真高兴能够学习到这些实用的教学方法!”

救助儿童会高级教育项目官员刘东博是北京流动儿童基础教育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她见证了项目从起初的步履维艰,到最后获得合作伙伴真诚认可的过程。救助儿童会北京项目总经理孟昭瑞认为,经过三年的不断摸索,一套专门针对流动儿童学校教师的培训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这为今后继续开展教师培训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最终让民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受益。

三年的项目已经结束,但正如白雪峰老师所说:“今天是一个终点,但也是一个起点。” 救助儿童会与合作伙伴达成共识,希望将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延续下去,帮助更多的城市流动儿童获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